索 引 號 : 015048170/2023-00265發文字號 : 南政辦〔2023〕41號
發布機構 : 海南州人民政府辦公室生效日期 : 2023-06-22
主題分類 : 通知發布日期 : 2023-07-07
各縣人民政府,州政府各部門:
現將《海南州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附件:海南州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任務臺賬
2023年6月22日
海南州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
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州第十四次黨代會部署,聚力推動《海南州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落地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新進展,努力為推進海南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優質法治服務、良好法治環境。
一、加強黨的領導,引領法治政府建設縱深推進
1. 加強黨對法治建設的統一領導。深學篤行習近平法治思想,把黨的集中統一領導貫穿于全面依法治州全過程和各方面。各縣政府主動向黨委報告法治政府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加快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法治建設的戰略決策部署,聚焦法治政府建設這一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推動政府行為全面納入法治軌道。
2. 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向基層延伸。各行政機關要將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擺在重要議事日程,結合實際研究確定目標任務和推進措施。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市縣法治建設的意見》,優化司法所職能定位,探索承接鄉鎮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行政執法協調監督等工作,保障州、縣及鄉鎮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協同推進。
二、持續深化改革,推動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
3. 推動政府機構職能協同高效。全面實行政府權責清單制度,及時向社會公開并實行動態調整。做好與省級層面公布的行政許可事項清單、備案管理事項清單和證明事項清單銜接工作。探索和完善鄉鎮模塊化職能體系,推動扁平化和網格化管理。
4. 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構建政務服務五級聯動體系,落實三級行政許可事項清單。推進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一件事一次辦”。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度,扎實開展“助企暖企春風行動”,促進市場主體發展壯大。結合傳統服務與智能創新,保障老年人基本服務需要。
三、推進良法善治,完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建設
5. 提升行政立法工作質效。認真編制和組織實施《海南州人民政府 2023 年立法工作計劃》。加強與人大的立法協調溝通,推進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立法,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通過制定、修改、廢止等多種形式,增強立法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時效性。及時開展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專項清理工作。
6. 加強行政規范性文件監督管理。依法依規制定行政規范性文件,嚴控發文數量,嚴格制發程序,切實提升行政決策和監管能力。認真落實行政規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依據上位法變化和改革要求適時組織開展行政規范性文件專項清理工作,持續加大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備案審查工作力度,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和政令暢通。
四、規范決策程序,提升重大行政決策能力水平
7. 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制度。牢固樹立依法決策意識,認真執行《青海省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規定》,推動各級行政規范性文件、重大行政決策、行政合同合法性審查全覆蓋。行政機關作出重大決策前,應當經過法制工作機構或法律顧問機構的合法性審查。
8. 加強重大行政決策風險評估。對重大行政決策開展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認真聽取和反映利益相關群體的意見建議。涉及生態環境保護、安全生產、自然資源、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民生福祉等事項的決策,依據有關規定開展風險評估。規范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工作,支持法律顧問依法全面參與政府法律事務。
五、堅持多措并舉,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9. 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按照職權法定、屬地管理、重心下移原則,因地制宜明確行政執法具體職責。探索推進縣“局隊合一”體制。
10. 加大重點領域執法力度。加大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對群眾反應強烈的突出問題,開展集中專項整治??赡茉斐蓢乐夭涣己蠊?,加強執法巡查,從源頭上預防違法風險。規范涉企行政檢查,著力解決涉企現場檢查多、多頭重復檢查等問題。
11. 推進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規范行政執法程序,深入推進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常態化開展案卷評查工作。強化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管理,組織實施行政執法人員資格培訓考試、證件換發等工作。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促進行政處罰與刑事處罰有效對接。完善行政裁量基準,細化、量化行政執法行為的裁量范圍、種類、幅度。
六、健全應對機制,依法妥善預防和應對重大突發事件
12. 完善依法預防處置工作機制。嚴格執行突發事件應對法等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堅持依法分級分類施策,進一步推進依法預防、先期處置和快速反應工作規范化。加強突發事件監測預警、信息報告、應急響應、恢復重建、調查評估等機制建設。
13. 提升應對突發事件綜合能力。健全應急處置責任鏈條,提升應急處突能力。圍繞建立大安全大應急框架,推動全要素、全過程協同聯動,提升應急管理整體合力。平穩有序實施新冠肺炎“乙類乙管”,完善相關機制和舉措,抓實抓細新階段疫情防控工作。
七、改進工作方法,完善矛盾糾紛調處化解體系
14. 加強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鞏固行政復議體制改革成效,健全行政復議審理機制,推進行政復議規范化、專業化、信息化建設,提高辦案質量和效率。強化對縣級行政復議工作的督促指導,推動建立行政復議決定書以及行政復議意見書、建議書執行監督機制。嚴格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有關規定,切實履行生效法律文書。
15. 完善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工作機制。推動新時代“楓橋經驗”海南化,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建立運行高效的信訪、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矛盾糾紛多元化預防調處化解工作機制,實現縣級“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全覆蓋。
八、強化監督制約,促進行政權力規范透明運行
16. 行政機關認真接受有關方面監督。主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自覺接受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對新聞媒體曝光的行政問題及時調查核實,依法處理并予以答復。完善政府與法院、政府與檢察院聯動工作機制,做好司法建議、檢察建議的落實與反饋工作。
17. 加強對行政執法的制約監督。圍繞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開展行政執法監督專項行動。推行行政執法主體資格清單式管理,建立州、縣、鄉鎮三級執法主體、執法人員備案登記制度。加快行政執法平臺和執法監督平臺向縣以下延伸,建成完善的全州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體系。
18. 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全面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認真編制和公布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對符合法定條件要求的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依法及時答復。推進縣級政府編制、更新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公開目錄,做好教育、衛生健康、生態文明建設、供水供電供氣供熱、公共交通等領域信息公開工作,切實保障群眾知情權。
九、強化科技支撐,推動法治政府建設數字化工作
19. 加快推行政府信息平臺建設。加快推行政府信息平臺建設,完善“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模式,拓展“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自助辦”廣度。推動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加快推進政務服務向移動端延伸,實現更多政務服務事項“掌上辦”。
20. 加快推進“互聯網+”監管方式。加強信息化技術、裝備的配置和應用,推行以遠程監管、移動監管、預警防控為特征的非現場監管。加大信息技術在行政監管工作中的應用,進一步提升數據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
十、把握關鍵環節,健全法治建設長效工作機制
21. 抓好示范創建和法治督察工作。在全省率先創新性開展州級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鄉鎮創建活動,全力配合做好省級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活動。嚴格執行《法治政府建設與責任落實督察規定》,強化督察、考核結果運用。認真開展年度考核、督察問題整改,規范各縣報送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年度報告工作。
22. 增強依法行政意識和能力。加強法治機關建設,健全政府會議學法制度,嚴格落實領導干部述法等制度,堅持把法治教育納入工作人員初任培訓、任職培訓、業務骨干培訓的必訓內容,不斷提升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履職盡責的能力。強化法治人才培養、交流,為各地區各部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順利開展提供有力支撐。
23. 加強法治建設理論研究和普法宣傳。深入組織開展調查研究,建立法治調研成果評審、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評估專家庫。健全完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有力推進“八五”普法規劃,強化普法責任制。加大和支持法治文化陣地建設投入力度,引導公民提升法治素養,為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營造良好氛圍。
附件
海南州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任務臺賬
序號 |
工作任務 |
檢驗標準 |
責任單位 (除分別負責外,列在首位的為牽頭單位) |
可檢驗 成果 |
備注 |
一 |
加強黨的領導,引領法治政府建設縱深推進 |
||||
1 |
加強黨對法治建設的統一領導 |
深學篤行習近平法治思想,把黨的集中統一領導貫穿于全面依法治州全過程和各方面。各縣政府主動向黨委報告法治政府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加快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法治建設的戰略決策部署,聚焦法治政府建設這一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推動政府行為全面納入法治軌道。 |
州政府各部門,各縣人民政府 |
|
|
2 |
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向基層延伸 |
各行政機關要將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擺在重要議事日程,結合實際研究確定目標任務和推進措施。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市縣法治建設的意見》,優化司法所職能定位,探索承接鄉鎮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行政執法協調監督等工作,保障州、縣及鄉鎮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協同推進。 |
州政府各有關部門,各縣人民政府 |
|
|
二 |
持續深化改革,推動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 |
||||
3 |
推動政府機構職能協同高效 |
全面實行政府權責清單制度,及時向社會公開并實行動態調整。做好與省級層面公布的行政許可事項清單、備案管理事項清單和證明事項清單銜接工作。探索和完善鄉鎮模塊化職能體系,推動扁平化和網格化管理。 |
州政府各部門,各縣人民政府 |
|
|
4 |
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 |
構建政務服務五級聯動體系,落實三級行政許可事項清單。推進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一件事一次辦”。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度,扎實開展“助企暖企春風行動”,促進市場主體發展壯大。結合傳統服務與智能創新,保障老年人基本服務需要。 |
州政府各部門,各縣人民政府 |
|
|
三 |
推進良法善治,完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建設 |
||||
5 |
提升行政立法工作質效 |
認真編制和組織實施《海南州人民政府2023年立法工作計劃》。加強與人大的立法協調溝通,推進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立法,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通過制定、修改、廢止等多種形式,增強立法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時效性。及時開展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專項清理工作。 |
州司法局,州政府各有關部門,各縣人民政府 |
|
|
6 |
加強行政規范性文件監督管理 |
依法依規制定行政規范性文件,嚴控發文數量,嚴格制發程序,切實提升行政決策和監管能力。認真落實行政規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依據上位法變化和改革要求適時組織開展行政規范性文件專項清理工作,持續加大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備案審查工作力度,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和政令暢通。 |
州司法局,州政府各部門,各縣人民政府 |
|
|
四 |
規范決策程序,提升重大行政決策能力水平 |
||||
7 |
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制度 |
牢固樹立依法決策意識,認真執行《青海省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規定》,推動各級行政規范性文件、重大行政決策、行政合同合法性審查全覆蓋。行政機關作出重大決策前,應當經過法制工作機構或法律顧問機構的合法性審查。 |
州政府辦公室,州司法局,州政府各部門,各縣人民政府 |
|
|
8 |
加強重大行政決策風險評估 |
對重大行政決策開展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認真聽取和反映利益相關群體的意見建議。涉及生態環境保護、安全生產、自然資源、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民生福祉等事項的決策,依據有關規定開展風險評估。規范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工作,支持法律顧問依法全面參與政府法律事務。 |
州政府辦公室,州政府各部門,各縣人民政府 |
|
|
五 |
堅持多措并舉,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
||||
9 |
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 |
按照職權法定、屬地管理、重心下移原則,因地制宜明確行政執法具體職責。探索推進縣“局隊合一”體制。 |
州委編辦,州政府各有關部門,各縣人民政府 |
|
|
10 |
加大重點領域執法力度 |
加大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對群眾反應強烈的突出問題,開展集中專項整治??赡茉斐蓢乐夭涣己蠊?,加強執法巡查,從源頭上預防違法風險。規范涉企行政檢查,著力解決涉企現場檢查多、多頭重復檢查等問題。 |
州政府各部門,各縣人民政府 |
|
|
11 |
推進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 |
規范行政執法程序,深入推進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常態化開展案卷評查工作。強化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管理,組織實施行政執法人員資格培訓考試、證件換發等工作。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促進行政處罰與刑事處罰有效對接。完善行政裁量基準,細化、量化行政執法行為的裁量范圍、種類、幅度。 |
州政府各部門,各縣人民政府 |
|
|
六 |
健全應對機制,依法妥善預防和應對重大突發事件 |
||||
12 |
完善依法預防處置工作機制 |
嚴格執行突發事件應對法等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堅持依法分級分類施策,進一步推進依法預防、先期處置和快速反應工作規范化。加強突發事件監測預警、信息報告、應急響應、恢復重建、調查評估等機制建設。 |
州應急管理局,州政府各部門,各縣人民政府 |
|
|
13 |
提升應對突發事件綜合能力 |
健全應急處置責任鏈條,提升應急處突能力。圍繞建立大安全大應急框架,推動全要素、全過程協同聯動,提升應急管理整體合力。平穩有序實施新冠肺炎“乙類乙管”,完善相關機制和舉措,抓實抓細新階段疫情防控工作。 |
州應急管理局,州衛健委,州政府各部門,各縣人民政府 |
|
|
七 |
改進工作方法,完善矛盾糾紛調處化解體系 |
||||
14 |
加強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 |
鞏固行政復議體制改革成效,健全行政復議審理機制,推進行政復議規范化、專業化、信息化建設,提高辦案質量和效率。強化對縣級行政復議工作的督促指導,推動建立行政復議決定書以及行政復議意見書、建議書執行監督機制。嚴格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有關規定,切實履行生效法律文書。 |
州司法局,州政府各部門,各縣人民政府 |
|
|
15 |
完善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工作機制 |
推動新時代“楓橋經驗”海南化,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建立運行高效的信訪、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矛盾糾紛多元化預防調處化解工作機制,實現縣級“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全覆蓋。 |
州信訪局,州司法局,州政府各部門,各縣人民政府 |
|
|
八 |
強化監督制約,促進行政權力規范透明運行 |
||||
16 |
行政機關認真接受有關方面監督 |
主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自覺接受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對新聞媒體曝光的行政問題及時調查核實,依法處理并予以答復。完善政府與法院、政府與檢察院聯動工作機制,做好司法建議、檢察建議的落實與反饋工作。 |
州政府各部門,各縣人民政府 |
|
|
17 |
加強對行政執法的制約監督。 |
圍繞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開展行政執法監督專項行動。推行行政執法主體資格清單式管理,建立州、縣、鄉鎮三級執法主體、執法人員備案登記制度。加快行政執法平臺和執法監督平臺向縣以下延伸,建成完善的全州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體系。 |
州司法局,州政府各部門,各縣人民政府 |
|
|
18 |
全面推行政務公開 |
全面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認真編制和公布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對符合法定條件要求的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依法及時答復。推進縣級政府編制、更新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公開目錄,做好教育、衛生健康、生態文明建設、供水供電供氣供熱、公共交通等領域信息公開工作,切實保障群眾知情權。 |
州政府辦公室,州政府各部門,各縣人民政府 |
|
|
九 |
強化科技支撐,推動法治政府建設數字化工作
海南州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 |
||||
19 |
加快推行政府信息平臺建設 |
加快推行政府信息平臺建設,完善“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模式,拓展“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自助辦”廣度。推動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加快推進政務服務向移動端延伸,實現更多政務服務事項“掌上辦”。 |
州政務服務監督管理局,州政府各部門,各縣人民政府 |
|
|
20 |
加快推進“互聯網+”監管方式 |
加強信息化技術、裝備的配置和應用,推行以遠程監管、移動監管、預警防控為特征的非現場監管。加大信息技術在行政監管工作中的應用,進一步提升數據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 |
州政府辦公室,州政府各部門,各縣人民政府 |
|
|
十 |
把握關鍵環節,健全法治建設長效工作機制 |
||||
21 |
抓好示范創建和法治督察工作 |
在全省率先創新性開展州級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鄉鎮創建活動,全力配合做好省級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活動。嚴格執行《法治政府建設與責任落實督察規定》,強化督察、考核結果運用。認真開展年度考核、督察問題整改,規范各縣報送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年度報告工作。 |
州司法局,州政府各部門,各縣人民政府 |
|
|
22 |
增強依法行政意識和能力 |
加強法治機關建設,健全政府會議學法制度,嚴格落實領導干部述法等制度,堅持把法治教育納入工作人員初任培訓、任職培訓、業務骨干培訓的必訓內容,不斷提升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履職盡責的能力。強化法治人才培養、交流,為各地區各部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順利開展提供有力支撐。 |
州政府辦公室,州政府各部門,各縣人民政府 |
|
|
23 |
加強法治建設理論研究和普法宣傳 |
深入組織開展調查研究,建立法治調研成果評審、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評估專家庫。健全完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有力推進“八五”普法規劃,強化普法責任制。加大和支持法治文化陣地建設投入力度,引導公民提升法治素養,為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營造良好氛圍。 |
州司法局,州政府各有關部門,各縣人民政府 |
|
|
青ICP備19000436號 政府網站標識碼:6325000003 青公網安備
63252102000034號